本文摘要:今年27歲的賴咏華,自交大光電系畢業,一天也沒進過科技公司上班,卻在大南埔,當全台灣最年輕的土礱師,向83歲的老土礱師林裕祥學習,花費三個月的時間,自劈砍竹片、竹編、夯土、排礱齒,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土礱,用它來碾製自家「阿華田」稻作(圖:賴咏華。攝影/何欣潔)
把稻穗禾黃的硬殼去除,變為一粒粒可入口的糙米,以現代的碾米科技,只要按個鈕、花三分鐘就可以輕鬆完成。但若你向苗栗大南埔的青年農民賴咏華,訂購他自耕的「土礱米」,他就得花上兩個小時,手腳並用、滿身大汗地拉動他親手打造的土礱,才能得出一包手工好米。
「夏天碾米,我拉十分鐘就要休息喝水、才能繼續工作,真的太熱了!」將寄居的寺廟空房,改造成土礱間與穀倉,僧侶梵音繚繞中,賴咏華賣力地推動土礱碾米。看似竹編輕巧的土礱,內裡卻是以紅土夯實礱齒,才能精準分離稻殼與稻米,推動時不能僅用雙手蠻拉,要以腰部拉動施力,雙腳踩踏如舞蹈,才能讓稻米通過土礱,飛躍而出。
「土礱內裡的紅土紋路,決定了土礱的品質。」賴咏華解釋,在土礱高速轉動時,紋路若不細密,就容易讓稻穀未經碾脫殼,就溜出土礱,導致碾製失敗,「師傅的紋路比我密得多,我這台品質不算太好,碾米良率只有95%左右。」
皺著眉頭審視新米「良率」,工程出身的背景,讓賴咏華偶爾仍脫口而出一些專有名詞,但黑瘦結實的外表,卻已完全是一個農村青年的模樣,「大三開始進研究室做專題討論,看見學長姐整天都宅在實驗室,覺得我自己不喜歡這樣的生活,也對於去竹科上班沒有興趣。」
「我就告訴他,你學了沒有用,現在誰還要用土礱?」賴咏華的固執,連師傅林裕祥都搖頭:「阿華他有自己的想法,但學這個真的沒有用,我做這個,只是擺著好看而已。」少年時開始學藝、一生搭建一千多座土礱的林裕祥,是台灣最後一代土礱師,親眼見證1953年電力與電動礱穀機的出現,終結台灣百年土礱歲月,他怎麼也想不透,為什麼有少年郎會在二十一世紀找上他學藝。
「以前在農村裡,土礱師就像電影『總舖師』演的一樣,是隨著客人訂單,到處行腳、搭礱、作工的職人,像林裕祥師傅,年輕時幾乎走遍了竹塹近山地帶,所到之處,連地主都要恭敬殺雞、備料歡迎他。」談起過往歷史風光,賴咏華的眼光閃爍光芒,「俗語說,搭礱不殺雞,三人也拉歪,就是在講土礱師受人尊敬的歷史。」
除了對農村人情與土礱結構的著迷,賴咏華執著於「沒有用」的農村技藝,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到澳洲當台勞的那一年,我親眼見到商品化大農的極致,一對父子可以獨自經營2400甲的農場,等於他一家的農場,就等於台北南港區,用來裝小麥的塑膠袋有好幾百公尺長。請問台灣拿什麼跟人家比?」
「阮走這條(大農經濟)路,拼人不贏,發展自己特色比較
重要!」直接挑戰市場經濟邏輯,獨自走上自耕自碾的手工製米之路,賴咏華的「農村特色」夢想,當然也離不開他心愛的土礱,他的農村夢想不只認真懷舊,更要大膽創新。「我想把土礱與水車結合,做成台灣史上未見的『水礱間』,結合文化資產、生態旅遊,當然也要產製稻米。」
為了讓夢想成真,賴咏華發揮科技人的專長,製作精美的簡報,四處拜訪建築、規劃、歷史、社區營造的學者前輩,希望可以結合各方資源,以他手中旋轉不輟的土礱,重新打造大南埔農村地景。「在我有生之年,恐怕看不到土礱重新成為農戶的必備器具,但我可以傳承、打造水礱,其他的,就留點事情給我的子孫做吧!」
坦然地說要把工作留給孩子,有固定交往女友的賴咏華,沒有像其他農村男孩一樣,哀嚎單身寂寞,卻也面臨農村理想與現實人生的交會點。在台北擔任房仲的女友,雖然支持他的夢想,卻也希望看到水礱計畫早日落實,才願意思考下一步:「如果水礱計畫拖得太長,我自己的人生也會變得太狼狽,還是要趕快執行,也才能度過這個關卡。」
「我心目中的台灣農業,應該培養一個別人搶不走的台灣軟實力;水礱間不只是農業復興基地,也是一篇宣言,證明我們努力保存這個文化資產,把所有造礱人的名字刻在牆上,要大聲說給全世界聽,這是台灣農業復興的宣言……」
仍帶著理工人認真傻氣、有些不擅言詞的賴咏華,只有在講到水礱間與農業時,才流利地說出一連串閃亮的語言。「雖然現在一個月只賣米賺六千塊,但我沒有太認真跑業務,比較想練習搭新土礱、巡迴全台尋找願意與我合作水礱間的人。」27歲的賴咏華,正帶著古老土礱唯一傳人的執拗,一點一滴地拉動更大的碾米夢想。
交大光電系畢業,進農村經營「阿華田」
「大家都買機器,誰像我還在用土礱?真是神經病!」今年27歲的賴咏華,自交大光電系畢業,一天也沒進過科技公司上班,卻在距離竹科只有一小時車程的大南埔,當全台灣最年輕的土礱師。向83歲的老土礱師林裕祥學習,花費三個月的時間,自劈砍竹片、竹編、夯土、排礱齒,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土礱,用它來碾製自家「阿華田」稻作。「夏天碾米,我拉十分鐘就要休息喝水、才能繼續工作,真的太熱了!」將寄居的寺廟空房,改造成土礱間與穀倉,僧侶梵音繚繞中,賴咏華賣力地推動土礱碾米。看似竹編輕巧的土礱,內裡卻是以紅土夯實礱齒,才能精準分離稻殼與稻米,推動時不能僅用雙手蠻拉,要以腰部拉動施力,雙腳踩踏如舞蹈,才能讓稻米通過土礱,飛躍而出。
「土礱內裡的紅土紋路,決定了土礱的品質。」賴咏華解釋,在土礱高速轉動時,紋路若不細密,就容易讓稻穀未經碾脫殼,就溜出土礱,導致碾製失敗,「師傅的紋路比我密得多,我這台品質不算太好,碾米良率只有95%左右。」
皺著眉頭審視新米「良率」,工程出身的背景,讓賴咏華偶爾仍脫口而出一些專有名詞,但黑瘦結實的外表,卻已完全是一個農村青年的模樣,「大三開始進研究室做專題討論,看見學長姐整天都宅在實驗室,覺得我自己不喜歡這樣的生活,也對於去竹科上班沒有興趣。」
拒絕大農經濟路,另闢手工製米小徑
拒絕做竹科新貴,寧到陌生農村做土礱師傅,許多朋友都不能理解賴咏華的怪胎行為。自大一與好友來到大南埔遊玩,賴咏華就對這南庄山腳下的謐靜農村一見鍾情,在畢業後短暫到澳洲打工度假後,旋即回到台灣,到大南埔定居,正式向師傅學習土礱。「也許大家都說,土礱終將消失在歷史舞台上,但我就是喜歡它、覺得消失了怪怪的。」「我就告訴他,你學了沒有用,現在誰還要用土礱?」賴咏華的固執,連師傅林裕祥都搖頭:「阿華他有自己的想法,但學這個真的沒有用,我做這個,只是擺著好看而已。」少年時開始學藝、一生搭建一千多座土礱的林裕祥,是台灣最後一代土礱師,親眼見證1953年電力與電動礱穀機的出現,終結台灣百年土礱歲月,他怎麼也想不透,為什麼有少年郎會在二十一世紀找上他學藝。
「以前在農村裡,土礱師就像電影『總舖師』演的一樣,是隨著客人訂單,到處行腳、搭礱、作工的職人,像林裕祥師傅,年輕時幾乎走遍了竹塹近山地帶,所到之處,連地主都要恭敬殺雞、備料歡迎他。」談起過往歷史風光,賴咏華的眼光閃爍光芒,「俗語說,搭礱不殺雞,三人也拉歪,就是在講土礱師受人尊敬的歷史。」
除了對農村人情與土礱結構的著迷,賴咏華執著於「沒有用」的農村技藝,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到澳洲當台勞的那一年,我親眼見到商品化大農的極致,一對父子可以獨自經營2400甲的農場,等於他一家的農場,就等於台北南港區,用來裝小麥的塑膠袋有好幾百公尺長。請問台灣拿什麼跟人家比?」
「阮走這條(大農經濟)路,拼人不贏,發展自己特色比較
重要!」直接挑戰市場經濟邏輯,獨自走上自耕自碾的手工製米之路,賴咏華的「農村特色」夢想,當然也離不開他心愛的土礱,他的農村夢想不只認真懷舊,更要大膽創新。「我想把土礱與水車結合,做成台灣史上未見的『水礱間』,結合文化資產、生態旅遊,當然也要產製稻米。」
認真傻氣不擅言詞,賴咏華從碾米拉動夢想
在賴咏華的構想中,水礱間以水力代替人力,不但更加省力,也能創造農村獨特地景,「如果大家都來看水礱,會帶動大南埔的觀光發展,到時候這座水礱必須是公共的、屬於社區,不該是屬於任何人的私產。」對水礱寄望美好想像,賴咏華甚至已經開始煩惱:「那這樣大南埔地價可能會上漲,該怎麼辦好?」傻氣十足。為了讓夢想成真,賴咏華發揮科技人的專長,製作精美的簡報,四處拜訪建築、規劃、歷史、社區營造的學者前輩,希望可以結合各方資源,以他手中旋轉不輟的土礱,重新打造大南埔農村地景。「在我有生之年,恐怕看不到土礱重新成為農戶的必備器具,但我可以傳承、打造水礱,其他的,就留點事情給我的子孫做吧!」
坦然地說要把工作留給孩子,有固定交往女友的賴咏華,沒有像其他農村男孩一樣,哀嚎單身寂寞,卻也面臨農村理想與現實人生的交會點。在台北擔任房仲的女友,雖然支持他的夢想,卻也希望看到水礱計畫早日落實,才願意思考下一步:「如果水礱計畫拖得太長,我自己的人生也會變得太狼狽,還是要趕快執行,也才能度過這個關卡。」
「我心目中的台灣農業,應該培養一個別人搶不走的台灣軟實力;水礱間不只是農業復興基地,也是一篇宣言,證明我們努力保存這個文化資產,把所有造礱人的名字刻在牆上,要大聲說給全世界聽,這是台灣農業復興的宣言……」
仍帶著理工人認真傻氣、有些不擅言詞的賴咏華,只有在講到水礱間與農業時,才流利地說出一連串閃亮的語言。「雖然現在一個月只賣米賺六千塊,但我沒有太認真跑業務,比較想練習搭新土礱、巡迴全台尋找願意與我合作水礱間的人。」27歲的賴咏華,正帶著古老土礱唯一傳人的執拗,一點一滴地拉動更大的碾米夢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