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對地球及眾生的傷害,小舖手作純天然產品下: 1-1.酵素多用途洗潔劑: 活菌可分解髒汙 *不含磷、螢光增白劑、甲醛、三氯沙、氯漂白劑、NTA 、過硼酸鹽、EDTA、APEO、壬基苯酚類界面活性劑、環境荷爾蒙...等. 1-2.酵素蔬果洗淨露:去農藥及重金屬殘留. 2.蜂蠟保鮮布:以蜂蠟、純棉布為主體,可代替保鮮膜、塑膠袋、點心盤(可摺捏)等 3.水果酵母饅頭:採用100%無毒台灣本土無添加漂白的喜願麵粉, 自釀的水果天然酵母, 所以不脹氣不反胃酸, 讓身更健康、心更安心.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獨家專訪林慶台:《看見台灣》「不貪心」的生活哲學
▲《看見台灣》給你震撼的畫面,還有感動人心的歌聲
獨家專訪林慶台:《看見台灣》「不貪心」的生活哲學獨家專訪林慶台
齊柏林導演的《看見台灣》電影有好幾段男聲的吟唱,聲音渾厚,穿透心弦;那是泰雅族牧師林慶台沒有幅射,也無添加物的自然歌聲。觀眾對林慶台並不陌生,但認識的是他在電影《賽德克.巴萊》那位眼神犀利的「莫那.魯道」林慶台,卸下演員身份,他帶著全家大小從家鄉宜蘭移居到台北烏來福山部落繼續擔任牧師工作。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放棄表演工作,那並不叫放棄,我原本就是牧師,那是天職,電影從訓練、開拍到宣傳結束,總共4年,時間到了,就是該回去。」師母在一旁笑說:「名利如浮雲,全家能在一起最重要。」他們的孩子老四女生、老五男生也說:「最喜歡教我們做狩獵陷阱和唱歌給我們聽的爸爸。」
《賽德克.巴萊》的表演經驗,面對機器,面對群眾,面對大大小小的工作人員還有一次又一次的曝光與宣傳,這一次,林慶台不露臉,而是奉獻他讚歎偉大山林的雄厚歌聲,為齊柏林導演空拍的《看見台灣》電影擔任其中幾段畫面的幕後配唱。
空拍直昇機飛越美麗幽谷、壯闊海岸,林慶台生活化且細膩的母語自然吟唱聲響起,即使不知道林牧師吟唱的內容,但他動人的歌聲卻直入觀者、聽者的心靈深處那一方美好淨土,幾次試片,觀者往往感動得淚流滿面,他那純淨的歌聲是山林孕育53年的結果。
林慶台在去年底離開宜蘭山區家鄉,今年在烏來福山部落擔任牧師,每天3點多就起床做陷阱,準備入山狩獵,這一趟就要到黃昏4、5點才回家,有時打到飛鼠,有時捉到山豬,偶爾會有山羌,當然也常常空手回家。
有收穫時,很興奮,沒獵物的話,也很開心。原住民朋友的狩獵文化,目標並不單單只是獵物,更多的是生活哲理,而那些「祖傳」的精神,與即將在11月1日上映的《看見台灣》所表達的意涵幾乎一樣:「夠用就好」、「有就好」、「不貪心」、「分享」。
▲林慶台在《Fanily分享你》辦公室專心看著《看見台灣》預告片,他非常歡喜,希望每個人都可以一起支持齊導,支持這部動人的電影。
當初邀請林慶台為《看見台灣》吟唱時,導演齊柏林放了拍攝片段給他欣賞並簡單解說,「林牧師在山上長大,他一看畫面到就很激動,尤其是看到泰雅族『聖山』大霸尖山,感觸更多,隨性吟唱,林牧師每次唱的曲調、內容都不一樣,我們讚美:哇,不錯不錯,再唱一次,再來一次……後來我們選了兩首放在影片中。」
▲導演齊柏林認為林慶台的歌聲,讓《看見台灣》更添感動。
和林慶台對唱的女生是新生代歌手「萊萊」,她也是泰雅族,很調皮,歌聲清亮、催情,齊柏林說,林慶台教萊萊吟唱,是興之所致,也是美好傳承,吟唱內容主要是告誡晚輩要尊敬並愛護大自然所給予的一切。
▲八里地區海域遭污水所害,景象怵目驚心。(圖/看見台灣臉書粉絲團)
由於原住民並沒有文字,林慶台在錄音室的吟唱都是感覺什麼就唱什麼,所以齊柏林才會說:「他每次唱的都不太一樣。」林家老四說:「爸爸在家也是想到什麼就用母語哼哼唱唱。」
「那是『靈歌』,就是內心對山林、大自然的一種讚歎,哇,好漂亮,喔,好喜悅;孩子們,要聽老人家的話,要把每句話都放心上,不要忘記我們生活的地方,雖然離開了我們原本的地方,但不要傷悲,努力往前走,即使遭遇種種困難,也要努力尋找生存的方法……。」林慶台說,當時他想到的其實是日據時代,祖先被迫離開的心境描寫。
▲《看見台灣》希望喚醒大家對大自然的尊重。(圖/看見台灣臉書粉絲團)
「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座森林,森林裡什麼都有,只要不貪心,留餘地,生活並不困難。」在《看見台灣》電影中有一段話:「我們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卻太多。」為了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或房產而過度濫墾濫伐濫建設,最後導致災害,但人們往往不先思考,直接先怪老天或政府,「這是一個最懶惰而且最便利的責任歸屬方式。」
原住民在山林生活,清楚敬天敬神敬大自然的重要,每次入山之前一定有祭祖靈的簡單儀式,除了告訴祖靈入山目的,請求保佑外,也承諾愛護大自然,不浪費,不破壞等。祖先總是告知要留點東西給別人,否則大自然是會反撲的!林慶台也常常告訴五個子女「有就好」和「分享」的觀念。「入山狩獵會有些禁忌,最重要的就是不可以事先帶著『心機』狩獵。」
「放陷阱時,心裡不可以想著我今天一定要大豐收,或是想著要捕到幾百斤山豬的想法,絕對不可以帶著這種心眼,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形成一種傲慢的浪費……。」林慶台說,老人家教導的就是要時時「感恩」,在任何情況下,獵多獵少甚至什麼都沒有,心態一致,就是「感謝」大自然所給予的一切,其中也包括對獵物的感激與尊敬。
▲接受專訪之前,林慶台剛結束一場演講,前一天還不小心感冒,儘管如此,他仍仔細、耐心訴說著對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假如今天辛苦上山卻沒有任何收穫,並不表示浪費一天,因為在山林間上上下下的過程中『鍛鍊』了身體,得到了健康。」林慶台笑說,他之前胖了不少,冬天上山所需體力、毅力更多,冬天就瘦得比較快,「這就是最棒的收穫!」
祖先的殷殷教誨除了「有就好」、「不貪心」,也進而延伸出「分享」的觀念,「也許幸運捕到大山豬,慢慢揹下山、處理好,請村子裡每一戶代表來分肉回家享用,下次別人捕到大型獵物,也是一樣的作法,這就會成美好而良善的互動與循環。」
「前陣子某一天我在山上捕到山豬,那天正好是教會的感恩節,於是請村民一起來享用,過程中,聊天、讚美,說著類似『牧師好厲害』的話,我也好開心。」林慶台充滿孩子氣的言語,但維持一貫酷帥的表情,「我很喜歡那種聚在一塊兒的感覺。」
林慶台的小女兒說,爸爸在外面很嚴肅,但在家裡很溫柔。
因為分享而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和諧」。「男生一起聊狩獵的過程,內容都要很詳細,例如:五年前的某一天,捕到一隻大概150斤的山豬,那一天,我花了3小時,牠終於放棄,中間牠還差點咬我一口……,講完了,大滿足,那是屬於20歲、30歲、40歲、50歲、60歲等不同階段的『生命精華』,大家在相互激勵的生活中努力而實在地過日子。」
人的慾望無窮,資源卻有限,導演齊柏林用電影史上首次的空拍畫面讓觀眾《看見台灣》,也看見人心的脆弱,而林慶台則用他自然的歌聲唱出對環境、對祖先的景仰與愛惜。
《看見台灣》是一部沒有男女主角也沒有催淚劇情的電影,因為住在島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看見台灣》的主角,我們正演著自己的故事……,這是一部每個人都要去看的電影,看見屬於台灣、屬於你的美麗與哀愁。
▲11/1一起到戲院《看見台灣》。(圖/看見台灣臉書粉絲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