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你今天「社會企業」了嗎?

              


文:林以涵
(圖片來源:CC Peter Barr
又是新的一天,換上冶綠的平價棉T準備上班,由有機棉製成的衣服,不添加農藥、不使用任何染劑,穿在身上天然零負擔,也能維護環境。出門前為最近扭到腳的爺爺預約了多扶的復康巴士接送,讓暫時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先到醫院做糖尿病例行回診,再和朋友們一起到淡水老街走走,自己掌握和安排行的需求,不用整天悶在家。
        
(圖:冶綠有機服飾,來源:社企流  /  多扶接送巴士,來源:多扶)  
中午到Enjoy台北餐廳用餐,服務生由身心障礙朋友們所擔任,負責營運的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為他們打造友善工作環境,帶位、點餐、結帳、清理…每一個標準服務動作的背後,都是數個月的訓練和輔導;餐廳設備也重新設計,從降低吧檯的高度、到在收銀機旁張貼操作步驟,期望為身障者開發潛能、提供就業機會。
(圖:勝利所經營的事業體十分多元,包含左上角的勝利加油站、左下角的Enjoy台北餐廳、右上角的勝利全家便利商店、右下角的勝利資料鍵檔中心,來源:勝利
吃飽飯後到由生態綠經營的公平超市逛逛,這裡的咖啡豆和手工藝品,來自於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這些生產者與遵循公平貿易機制的收購者合作,獲取穩定薪資支付工作和生活開銷,也讓孩子們上學。而購買公平貿易商品的每一塊錢,也有固定比例變成補助基金,可能使印度婦女們團結組成工會,也可能幫助古巴減少了一名童工。
(圖:公平貿易超市,來源:UDN )
下午參加公司營運會議,同事們提議可以運用企業社會責任(CSR)資源,支持運用商業力量改善社會的組織。例如聯華實業提供製造技術,與喜願共和國合作復育本土小麥;星展銀行提供優惠貸款,支持光原社會企業開設Manna社企Café,用阿里山原住民的有機農產,為城市打造健康美味料理。
       
(圖:喜願自行生產的小麥製作麵包,來源:喜願 / Manna社企caf'e在輔仁大學開幕,來源:光原 )
下班回家路上,走向捷運站旁熟悉的橘色背心,向從街友變身為銷售員的伯伯購買最新一期的《大誌》雜誌,這本在一般便利商店買不到的月刊,除了可以飽讀全球意識、商業、設計等多元資訊,也是「購買取代捐贈」的實踐,幫助街友找回生活自主權。
(圖:街頭販賣員的合照,來源:大誌雜誌)
回到家後發現早上在厚生市集網站訂購的食材已經到了,這個虛擬農民市集,提供消費者住家30公里內,可追溯生產者的農產品,也很貼心提供菜單,今天就是依據「薑香肉片炒木耳」購買食材,可以來大展廚藝一番!
(圖:厚生市集的官方網站)
睡覺前想到今年的假期還沒有安排,之前就決定要去報名以立國際服務的志工旅行,體驗不一樣的世界,增加自己對於地球村的認識和連結。
(圖:以立國際服務以志工接力的方式在海外建造房屋,來源:以立 )
在台灣,這些運用創新和興業精神改善社會、不仰賴補助、不消費愛心的組織,普遍被稱為是「社會企業」,涵蓋了食、衣、住、行等面向,期望為這塊土地帶來共享、共好的未來。社會企業不只是一堆營運數字,不只是深奧政策,而是你我生活中關於人、土地等價值的美好故事。歡迎你在生活中放慢腳步,發掘和欣賞台灣更多有社會企業精神的組織。

台灣社會企業以改善農業發展、為弱勢族群賦權為數量最多、價值鏈最完整的領域;從生態綠、多扶接送、以立國際服務等公司,到探討社會企業的學生社團、登上國際舞台發聲的社企競賽得獎者,新世代的年輕面孔成為參與社會創新、社會創業重要力量。促成這些發展背後,提供各種資源的推手亦十分重要,包括:
2006 – 政治大學黃秉德教授設立台灣社會事業發展協會
2007 – 輔仁大學設立社會企業研究中心
2007 – 張明正與王文華成立台灣第一家社會企業創投「若水」
2007 – 第一個社會企業商業競賽由若水舉辦
2010 –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成立
2010 – 第一個社會企業研討會由輔仁大學舉辦
2011 – 第一個社會企業為主題的學生社團於台灣大學成立
2011 – 陳一強與段樹仁成立「活水社企開發」
2011 – 勞委會職訓局成立「社會經濟推動辦公室」(後改制為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2012 – 第一個社會企業資訊匯流平台「社企流」上線
2013 – 社會企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由輔仁大學設立
2013 – 「公益公司法」草案為社會企業的政策面帶來關注
社會企業形成一股獨特的中小企業精神,兼顧公益和獲利的挑戰、顛覆傳統企業規模化、募資等準則帶來許多新「遊戲規則」,與科技、社群、國際村的接軌也成為此領域的亮點,接下來的專欄文章會陸續介紹這些趨勢,請持續關注。
(本專欄由星展銀行支持專案人事費用,但完全不干預文章選題與寫作方向,確保文章獨立性)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新聞] 砂礫中的珍珠-從棄置食材中長出的社企花朵

 



你知道嗎,每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丟棄,大約有十三億噸這麼多,其中又以蔬菜和水果的原材為最多。據估計,歐美的超級市場會退回或丟棄25~40%送來的蔬果,這些蔬果本身的營養價值並無問題,只是因為大小或賣相的問題而沒有被擺上架銷售或被購買,每年累計的浪費相當驚人。而在蔬果生產、運銷、配送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碳足跡,也隨著最終產品沒有被消費,完全變成多餘的溫室氣體。事實上全世界有足夠的食物養活所有人,飢餓的問題不在食物的數量,而在於運用的方式。在英國,一家社會企業Rubies in the Rubble(砂礫中的珍珠)挺身而出,要來改善這個現象。英國一年丟棄超過一千六百萬噸的食物,光是在RiR旁邊的Spitalfield Market,每周就有250噸的食物被棄置,RiR的創辦人Jenny Dawson說「我們對於這麼多的食材只因為外觀而不屑一顧,我們擁有的太多,而真正使用的太少。」


Dawson成長於蘇格蘭的鄉間,務農的家庭背景,使她對於土地與農作有濃濃的情感。大學數學系畢業之後,她進入避險基金業,但是2010年的一個冬夜,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倫敦的New Covent Garden Market(新柯芬園市場)是座通霄運作的食材集散地,Dawson一直以來都想去一探究竟。那天凌晨五點,東方微露魚肚白,她的市場之旅,讓她大開眼界,貿易商、中盤商、餐館採買熙來攘往,明亮的燈光把市場照亮恍如白晝,但是讓她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在停車場的角落被棄置的水果和蔬菜堆成了小山,有一箱豌豆連包裝都還完好,大大的標籤上寫著「產自肯亞」,這一幕在她腦中一直揮之不去。她記得小時候家裡會把盛產的蔬果作成果醬或甜辣醬,這樣最多可以把食用的期限延長到兩年。她決心要用最傳統的辦法,來解決現代文明的問題。
2010年24歲的Dawson離開了收入豐厚的避險基金業創辦了RiR,其宗旨為「用最良善的方式製造出最好吃的果醬」,這裡的良善不只是減少食物的浪費,還包括了提供東倫敦區弱勢婦女改善生活的機會。每個星期RiR會去倫敦的New Spitalfield wholesale market收集賣剩的蔬果,受雇用的弱勢婦女在公司的廚房裡面將它們料理成一罐罐手工精製的高級果醬和甜辣醬,每個星期大約可以生產兩百瓶,包裝好的果醬和甜辣醬在周末於倫敦的美食市集Borough Market銷售。最近RiR在Spitalfield附近新增了一座廚房,用以處理更多的剩餘蔬果,同時也雇用了更多的弱勢婦女。這樣的作法讓RiR入選觀察家報(Observer)的「英國50大不媚俗的夢想家」,也於2012年8月贏得一項泛歐地區社會企業競賽Join Our Core的英國地區冠軍,可以獲得社會企業網絡Ashoka為期六個月的輔導。
藉由保存和延長棄置食材的賞味期限,RiR不只減少了食物浪費的問題,與其讓食材被送去作堆肥,直接減少食物的浪費,至少可以減少三十倍的溫室氣體排放,食材漫長的生產和配送過程所產生的碳足跡,也因此有了小小的報償。而雇用身處社會邊緣的婦女,則是Dawson的另一個堅持,在社會和經濟地位的弱勢,常讓這些婦女自尊低落、缺乏社會互動,導致長時間的失業。「我理想中的事業要能一次解決兩個問題,提供工作機會可以幫助她們建立自信,成為向上提升的第一步。」
談到為何要選擇成為社會企業,Dawson說「很多人都跟我說作一家慈善機構就好,這樣就不用煩惱利潤那裡來,但是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RiR是一家能夠創造利潤、永續經營的企業。慈善機構不用煩惱利潤問題,但是卻需要持續的募款,一家負責任、永續經營的社會企業,才能補足慈善團體和政府之不足,不用完全仰賴來自外部的私人捐款或政府撥款,也能解決像這種食品工業剩餘物資或社會重建問題。」未來RiR打算複製現有的成功模式,進一步擴展到伯明罕、格拉斯哥、和哥本哈根,「我們的夢想是把我們的廚房推廣到英國、歐洲、和西方國家的每一個角落,致力於找出砂礫中的珍珠,把缺乏利用的物資製作成最好的產品!」
看到RiR的成功經驗,和Dawson的心路歷程,妳是不是也心有戚戚?在台灣其實也有這樣的故事,一位自願到新竹尖石鄉泰雅族部落服務的替代役男賴鼎鈞,用當地賣不完的水蜜桃,作成一罐罐滿滿水蜜桃丁、香甜撲鼻的果醬。起初只是小小的實驗,大獲成功之後現在已經晉身為農村社會企業,不只為當地創造就業,也立志讓每一家被輔導的組織,都成為當地的社會企業。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8種Made In Taiwan超級防癌食物

            


8種Made In Taiwan超級防癌食物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31期  2012.10.11  作者 : 康健雜誌


食物中超過上千的天然化學物質擁有預防疾病的超級能力,不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維生素、礦物質,還有近來營養界的超級明星植化素(photochemical),有助預防癌症。多吃健康的食物絕對沒有壞處,但是只眼巴巴看到國外選出的藍莓、火雞肉等超級食物是不夠的,在地、季節性本土版的超級防癌食物,更符合台灣人終極需求。

/穀類/

糙米 -----糙米裡的木酚素可以預防乳癌與其他荷爾蒙相關癌症英國研究發現,停經後的婦女吃富含木酚素的食物,體脂肪和身體質量指數(BMI)比較低,也就是會比較精實、比較瘦。糙米浸泡發芽後,營養成分又大大提升,在日本掀起一股發芽玄米(即糙米)的風潮。

糙米發芽後六磷酸肌醇(IP6)也是白米的4倍,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提高人體免疫力,對部份癌細胞如肝癌,有抑制作用。

‧怎麼選?
三位專家建議一定要選擇有機糙米。因為糙米保留了稻麩、胚芽,傳統農法裡慣用的農藥與除草劑無可避免會留在上面,反而會比白米吃到更多農藥。

‧怎麼吃?
先以冷水浸泡1小時,再以水與米比為1.2:1蒸煮。若一開始不習慣,建議可以白米混糙米煮,比例是白米:糙米:水=2:1:3.25。

/根莖類/

地瓜 -----地瓜發跡之初,是因為許多企業CEO吃地瓜餐,發現因此減了肥,那是因為一顆地瓜只有115卡,熱量不到半碗飯。大老闆們還覺得吃了地瓜後精神好,那是因為地瓜裡有很多鉀,人體如果鉀質太少,會虛弱疲憊。

地瓜還有很多纖維和β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是絕佳的抗氧化來源,可以保護身體不因細胞受損而導致癌症,也可以預防心臟病。

地瓜還是其他抗氧化物的優質來源。如紅色的地瓜有茄紅素,有助於對抗心血管疾病、乳癌和攝護腺癌。紫色的地瓜有花青素,有助於預防身體的退化性疾病,也有助於提升記憶力。

只不過地瓜的升糖指數(GI值,指食物影響血糖的程度)偏高,糖尿病人、代謝症候群的患者應該少吃。

‧怎麼選?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最近在美國出版的《走路!不要跑步。》一書中,作者史塔曼博士指出:“行走健身要求邁大步,速度較快,雙臂擺動,擡頭挺胸”,別以爲健步行走就是簡單的下肢運動。
 
1) 規律的健走可有效鍛煉身體各部位:
 
A.頭腦——促使腦部釋放內啡肽,使心情愉悅。B.肺部——增加肺活量、降低嗜煙者對吸煙的渴望。C.背部——加強背肌力量,且對背部傷害較小。D.腿腳——行走相當于對骨骼進行力量訓練,能明顯增強腿腳骨骼和肌肉力量。
 
2)步行作用:
 
A.步行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臟慢而有力。.步行能增強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B.步行能增強肌肉力量,強健腿足筋骨,並能使關節靈活,促進人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
C.步行可以增強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進胃腸有規律的蠕動,增加食欲,對于防治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習慣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D.在戶外新鮮空氣中步行,大腦思維活動變得清晰、靈活,可有效消除腦力疲勞,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據有關專家測試,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時,連續堅持4個月者與不喜歡運動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銳,視覺與記憶力均占優勢。
E.步行是一種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健身方式,可以緩解神經肌肉緊張。據專家測定,當煩躁、焦慮的情緒湧向心頭時,以輕快的步伐散步15分鍾左右,即可緩解緊張,穩定情緒。定時堅持步行,會消除心髒缺血性症狀或降低血壓。使人體消除疲勞,精神愉快,緩解心慌心悸。
F.步行可減少甘油三脂和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聚積,也能減少血糖轉化成甘油三脂的機會。
G.步行能減少血凝塊的形成,減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H.步行能減少激素的産生,過多的腎上腺素的産生,過多的腎上腺素會引起動脈血管疾病。
I.步行可以保護環境,消除廢氣汙染,對強健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疾病,延年益壽。J.步行能減少人體腹部脂肪的積聚,保持人體的形體美。(僅供參考 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