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Blogger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任何沒有毒性的菌或藥物都會破壞生態的平衡

 生物性殺蟲劑蘇力菌滅蚊 亦降低鳥類繁殖率
2010/06/17 20:30 謝雯凱編譯;蔡麗伶審校

有種廣泛使用的殺菌劑「蘇力菌」,可能並不像原先所認為的那樣對環境友善。
「蘇力菌」這種名為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sraelensis (Bti)的桿菌,是目前在全世界最常被用來防治蚊蟲的殺菌劑,被認為是取代化學殺蟲劑的替代方法裡毒性最少的一種。然而新的研究卻顯示出,它對鳥類的繁殖成功率有著負面影響。
當蘇力菌被水棲的孑孓攝取時,它所製造的有毒蛋白會致使孑孓內臟形成穿孔,摧毀其消化道,最終殺死牠們。這種殺菌劑的使用已超過25年,仍是非洲西部、美國與歐洲最受歡迎的蚊蟲控制方法。過去有少數針對蘇力菌對脊椎動物物種數量的毒性所做的田野研究,並未發現重大的負面影響。
然而,位於法國亞爾(Arles)的Tour du Valat研究中心鳥類生態學家布麗姬‧寶林(Brigitte Poulin)與其同事所做的研究提出證據,指出對蚊蟲的防治進一步影響到了食物鍊。這份報告發表於應用生態學報(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該團隊的研究顯示,在法國卡馬格(Camargue)國家公園裡,居住在蘇力菌施作地區的白腹毛腳燕(Delichon urbicum) 比起住在非施作區的那些,其繁殖成功率有巨幅減退。繁殖成功率的降低乃是源自於蚊子的減少,蚊子是這種鳥類較喜歡的食物來源。
寶林說:「我們的研究已顯示出,蘇力菌對白腹毛腳燕的影響清楚可見。」
在2006年蘇力菌噴灑之前,針對預定施作區域與對照組裡毛腳燕所捕食的獵物體型與大小,研究人員並未發現任何差異。
在之後的3年內,於3個對照組與3個施作區中,共紀錄到這群毛腳燕族群有9051次飛行以獲取食物,捕獲14857隻獵物。研究人員發現,棲息在對照組區域的毛腳燕主食為蚊子與蠓(即小黑蚊)。但施作區裡毛腳燕的食性中,飛蟻卻佔了大部分。
他們在對照組與施作區中發現,毛腳燕食物來源有58%產生變化,而食物大小有63%有所改變,這是肇因於蘇力菌的施作。相較於此,肇因於自然季節或年度變化,或者因地點或巢穴品質的差異,則僅會致使食物來源與大小有5-15%這個幅度的變化。
蘇力菌施作區的毛腳燕總繁殖成功率低於未施作區。在2009年,施作區毛腳燕每巢平均生育出2隻幼雛,而相對之下,對照組的毛腳燕平均生育3隻幼雛。
寶林表示,她希望這項結果將使卡馬格地區擴大蘇力菌噴灑的計畫叫停。
加拿大渥太華的卡爾頓大學(Carleton)農藥生態毒物學家皮耶‧米諾(Pierre Mineau)表示,此結果有助於解釋,北美地區所發生食蟲性鳥類數量下降的現象。
但他呼籲要謹慎假設此項結果是否適用於其他物種。「這只是一種情境下的一個物種。其影響可能是取決於當時情境,包括是不是有適合的替代食物可以取得。」他說道。
米諾表示,儘管這份研究中指出有生態影響,蘇力菌仍舊比化學殺蟲劑要安全的多。「這項研究不應該單獨被理解為人類應該回去使用化學殺蟲劑。」他如此說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