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據點:板橋高鐵/捷運站B1, 環球百貨內248農學市集
每週四 AM11:00~PM9:00
作者:丹.巴柏(Dan Barber,美國廚師)
作者:丹.巴柏(Dan Barber,美國廚師)
那年我參加一個討論永續食物的會議時,我提出一個觀點:食物營養密度的下降,尤其是土壤裡的礦物成分變低,與眾多飲食相關的疾病脫離不了關係。坐在後方的一位營養學家斥責我:現代的食物或許缺乏礦物質,可是人體對這些礦物質的需求只有一點點,多的還不是排出體外。這些鋅、硒和銅之所以稱為微量元素,就是因為我們只需要一點點就足夠。
「所以,真正的議題應該是,為什麼現代人會去吃不對的食物,而且飲食內容的比例也不對。」他說:「偏偏你哀嘆的是這個成功產出大量便宜蔬果的食物系統─無論是新鮮的、罐頭裝的或者加工過的。這樣的食物系統,只不過犧牲了我們每天睡覺前會尿出去的一點點礦物質,就可以有這樣的豐碩成果。我實在不懂,你有什麼好抱怨的,我猜,你自己也不懂。」
他的指責是有些道理。在美國,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類的飲食,更何況全世界仍有8億4千萬人處於長期饑餓的狀況下,所以我們確實不該太吹毛求疵,批評食物缺乏微量營養素。被氮和水餵肥的蘿蔔仍然是有營養的,也有熱量。硬要把它和甜度高達16.9的莫坤蘿蔔做比較,當然會自取其辱。
可是若因此說我們只需要特定的微量營養素,那就是簡化了飲食原則。這種建議,會給我們惹上麻煩的。
在那個營養學家質問我之後數年,我